发展校园体育 引入社会力量
小众项目开始走出“冷门”(世运会近距离)
8月14日,成都世运会无人机竞速赛在四川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开赛。这项有着“空中F1”之称的新兴潮流运动,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参与其中。代表中国队参赛的,是3名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学生:李甜星、何雨瞳、黄悦祺,其中,年龄最小的女子选手李甜星只有13岁。
中国是较早开展无人机竞速教育培训的国家之一,项目实力位居世界第一梯队,校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。中国队主教练李曦东说:“广州很多中小学都设有无人机校队,这3名运动员之前参加过世界杯、世锦赛等世界大赛,他们代表着中国无人机运动的未来。”
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,学生运动员的身影并不鲜见。在飞盘、荷球、棍网球等项目中,大学生运动员的占比很高,不少非奥项目正在校园中生根发芽。
8月12日,荷球比赛落下帷幕,中国队最终获得第八名。郑州大学荷球队是较早组建的荷球队之一,国家队主教练马襄城将该项目引入校园并积极推广,这支国家队也是以郑州大学荷球队为班底组建。“荷球入门简单,规则与篮球相似又独具特色。希望通过世运会,让更多人爱上这项运动。”马襄城说。
中国飞盘队于8月12日亮相,队员周安琪是一名企业职员,请假前来参加世运会,“一般是利用周末训练,虽然辛苦,但能站上赛场,一切付出都值得。”
本届世运会,中国体育代表团在12个大项中首次参赛,被称为“划着皮艇打篮球”的皮艇球便是其中之一。8月13日,皮艇球项目开赛,中国女队教练徐海伟说:“女队的7名队员均来自上海一家俱乐部,年龄最小的17岁,她们有划艇基础,但皮艇球比赛经验还需继续积累。”在徐海伟看来,中国皮艇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一步已经迈出,这项小众运动通过世运会播下了种子。
此外,中国腰旗橄榄球队虽是第一次站上世界赛场,但这项“非冲撞性”的橄榄球项目早已在中国校园和社会俱乐部中扎根许久,爱好者数量持续增长。仅在成都,就有20多个橄榄球俱乐部,常年参与的市民接近1万人。
通过成都世运会,一批非奥项目和小众运动展现了魅力,也让更多校园和社会力量培养的运动员站上了世界赛场。在这些项目不断走出“冷门”的过程中,中国体育也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。
本报记者 陈晨曦 季 芳 王 亮
最新消息 |
---|
5年08月23日 10:05
WTT欧洲大满贯赛瑞典站:林诗栋/蒯曼混双登顶 |
5年08月23日 09:06
郑钦文因伤缺席 王欣瑜领衔中国女单6人出战美网正赛 |
5年08月22日 21:52
2025年“雏凤计划”训练营在京开营 |
5年08月22日 21:20
2025广州黄埔国际网球赛发布球星阵容 张之臻吴易昺参赛 |
5年08月22日 20:43
打造“邮轮+围棋”新场景 第二届中国少儿围棋邮轮邀请赛启航 |
5年08月22日 20:02
科伦永年杯·岳阳李永波羽毛球公开赛少年组比赛落幕 |
5年08月22日 17:57
2025晋城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开幕 |
5年08月22日 16:10
芝加哥公牛队确定罗斯一号球衣退役时间 |
5年08月22日 15:26
2025全国“村BA”南部赛区揭幕战打响 |
5年08月22日 14:39
王俊杰不走寻常国手路 亚洲杯上成新星 NCAA直通国家队 |